
早期 主要指骨折后1-2周以内。此期外伤反应明显,肢体肿胀疼痛较重,一般靠近损伤部位的关节不宜活动,但可尽早开始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使在牵引和石膏制动下也可进行;而远离损伤部位的肢端未固定的关节,则可以练习活动。2 中期 一般指骨折后3-6周。这时损伤反应己消退,肿痛已减轻,骨痂逐步生长。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收缩活动外,邻近的关节也可开始活动练习。
晚期 一般指外固定去除后,可依据病情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的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如需要进行被动活动,则手法必须轻柔,严禁暴力。
功能锻炼的方法
1、上肢部 括肩、肘、腕关节及前臂四个部位骨折的功能锻炼。
(1 )肩关节 方法:①钟摆或划圈活动。弯腰,上肢下垂与地面垂直,作悬重回旋动作,或作钟摆样两侧摆动;②仰卧位,双手放在头部枕后,两肘向前、后活动,作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③双手扶椅背,背朝椅背,缓慢下蹲,练习肩关节后伸;④患侧手扶墙壁,练习患肢上举;⑤双手持一木棍作上举动作,或用健手握住患手上举,利用健肢带动患肢上展、上举、前屈;⑥用健手手背摸背部最高点,摸到肩胛骨处,再以患手手背向健手手背靠拢。练习肩关节后伸、屈曲。
(2) 肘关节 凡肱骨髁上骨折、肱骨下1/3骨折、前臂上1/3骨折及肘关节挫伤固定术后,均需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是将前臂平放于桌面上,以健手固定患肢上臂,作肘关节屈伸活动。注意事项:为了有利于复位,对于屈曲型肱骨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伸肘功能,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屈肘功能(因为这是与原始移位趋势相反的活动)。每次练习后,将患肢固定悬吊在最大屈曲位。
(3 )前臂 凡前臂骨折患者均需作前臂旋转运动。方法是将肘关节屈曲90°,将上臂贴于身体两侧,作主动旋前、旋后动作。
(4 )腕关节 凡前臂下1/3骨折、腕关节挫伤骨折,均需作腕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是将两手相握,用健手带动患手作腕部的背伸、掌屈、内收、外展等动作。或双手对掌,前臂与身体平行,两手用力推。
2 、下肢部位,包括髋、膝、踝关节三个部位的功能锻炼。
(1) 髋关节 凡髋部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均需进行功能锻炼。方法是给患肢绑上旱冰鞋,或踝关节下面绑上滑车,放在特制滑木板上。木板置于患者床上,在木板上水平位练习髋部外展、内收。注意防止滑出板外。
(2)膝关节 凡股骨干、粗隆间及髌骨骨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及骨牵引患者,均需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方法: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肢体静止情况下收缩肌肉)。将下肢平放于床上,伸直膝关节,足跟用力下蹬,足背屈,反复动作;②髌骨被动活动。用手活动髌骨,做上下左右被动活动;③直腿抬高活动。患肢平放于床,膝关节伸直,抬腿;④被动屈伸膝关节。患者取俯卧位,将患肢放平,用一绷带,一端套在踝关节上,另一端拉在手中,用力牵拉后再放松,反复动作,被动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再逐渐将绷带去掉,练习主动屈伸活动;以加强股四头肌的收缩力量;⑤主动屈伸膝关节,在股骨干骨折临床,愈合后开始。仰卧位时,将患肢平放于床上,主动屈伸膝关节。坐在床边时,患肢放到床下,踝部加沙袋,练习膝的屈伸活动。在髋部骨折后期可开始用手扶栏杆,练习下蹲动作。
(3) 脊柱部位,脊柱骨折的后期,应进行腰背肌的锻炼。方法:①挺胸练习,仰卧位,双肘支起胸部,腰背部悬空;②五点支撑法:仰卧位,用头部、双肘、双足跟五点撑起全身,使背部腾空后伸;③四点支撑法:仰卧位,用双手、双足撑起,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④背伸法:俯卧位,颈部后伸,稍用力后,抬起胸部,伸直膝关节。先抬起一条腿,再抬起另一条腿,然后双腿同时抬起。双上肢向背后,肘伸直双手拉起。身体上下两头翘起,腹部为支点,形似飞燕,又称“飞燕点水”;⑤俯卧撑:俯卧在床上,双上肢撑起上身,两肘伸直,双下肢挺直,足尖为着力点,上下屈肘,带动全身活动。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有些患者由于疼痛或害怕活动使伤肢受损,故应作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讲明功能锻炼的意义及重要性,使患者增强信心及锻炼的积极性。要引导患者循序渐进,不可急躁。感到疲劳及疼痛加剧时,可适当减少或暂停活动。要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严格控制不利于功能恢复的活动,不可施行强力的手法牵拉等被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