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女性超重/肥胖发生率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超重/肥胖孕妇也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孕前肥胖、孕期增重过多、能量摄入增加已成为妊娠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1〕。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妊娠特有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可导致母亲及胎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危及到母亲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妊娠高血压疾病一般在妊娠20周后发病,以高血压、蛋白尿及其他全身功能紊乱为特征。我国孕妇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为9.4%, 国外报道7%~12%〔2〕。该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临床表现〔3〕。
1.高血压:
对首次发现血压升高者,应间隔4小时或以上复测血压。同一手臂至少2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定义为高血压。
2.蛋白尿:
取中段尿进行检查,凡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尿蛋白定性≥(+)为异常。
3.水肿:
妊娠后期水肿发生的原因,除妊高征外,还可由于下腔静脉受增大子宫压迫使血液回流受阻、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等引起。因此,水肿的轻重并不一定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4.自觉症状:
一经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准妈妈应随时注意有无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及呕吐等症状。上述症状的出现,提示病情发展已进人先兆子痫阶段,应及时作相应检查与处理。
5.子痫:
子痫抽搐是本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表现,一旦发生,需要预防舌咬伤、跌倒损伤,及时就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害。
1.对于孕妈妈的危害: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有脑水肿、脑血栓、脑出血。泌尿系统表现有尿蛋白、肌酐升高,甚至肾衰竭。此外还可能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方面异常以及胎盘功能下降,严重时会发生胎盘早剥。
2.对于宝宝的危害:
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死宫内等。
妊娠高血压疾病如何预防?
无论是何种疾病,预防的效果总是大于治疗疗效,孕妈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务必做到坚持防患于未然。因此,做好以下预防措施,才是上上策:
1、规律产检最重要!规律进行产检,定期监测血压,化验尿常规,检查有无蛋白尿,评估有无相关高危因素,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出现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
2、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生活习惯、适度锻炼、合理饮食、控制体重,保证蛋白质摄入。保持对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钙剂的补充;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严密监测体重变化,合理控制体重增长。
3、合理锻炼!怀孕的妈妈们应该进行科学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以及柔韧性训练,建议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50min。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很好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还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妈妈们的产后恢复〔4〕。
4、必要时药物治疗。除戒烟戒酒、低盐饮食、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过度焦虑以外,必要时应遵医嘱服用药物;关于降压药物是否需要使用,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医生会根据每个孕妈妈的具体情况,给出最有利于母胎安全的建议。
若是每个适龄的成年女性都能时时刻刻关注自身血压,避免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或在血压有所升高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可以有效确保母婴安全,在未来进一步减轻各种慢性疾病对社会和人体健康带来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