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宝宝的“六大误区”!快戳进来看看
发布时间: 2023-04-10    阅读次数:1923

从孕育宝宝的那一刻起,新手爸妈为了宝宝营养是否足够而操碎了心。宝宝出生后的前两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对自身的营养状况,免疫力,智力,生长发育都尤为重要。可都是第一次做爸妈,也没有什么爸妈上岗培训,大部分新手爸妈处于新手上路的初级水平,难免会进入喂养误区。

误区一: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越多越好

虽然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婴幼儿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给宝宝过量地摄入或滥用,否则会对宝宝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的危害比如会有维生素AD中毒、补钙过量等。

误区二:以牛奶替代母乳

母乳看上去稀稀的,没有奶粉冲出来的牛奶那样浓,所以放弃母乳喂养,以牛奶替代母乳。  

其实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很多好处,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实践证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少生病;母乳与牛奶相比,所含营养较全面、充分,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健康;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高。 

对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更方便、更省钱,且温度适宜;母乳喂养的妈妈身体恢复较快,并不易患上乳腺疾病。

误区三:用鲜奶代替配方奶粉

喂养2岁以内的宝宝对宝宝来说除母乳外的其他乳汁,如牛乳、羊乳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牛乳蛋白质中的酪蛋白太高,不利于宝宝消化;牛乳中蛋白质、钙、钠、钾等的高含量与宝宝未成熟的肾脏能力不相适应。因此,2岁以内的宝宝最好选用配方奶粉,尽量不用鲜奶。

误区四:选用保健品帮助宝宝提高抵抗力

婴儿出生后,随着一天天长大,体内由母体传给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减弱或消失,尤其是在生后6个月到3岁这段时间。有些家长认为宝宝选用保健品也是帮助提高免疫力的好办法事实上,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保健品中还没有专门提高免疫力的,很多宣称以提高免疫力为主要功效的保健品,其实并没有临床和理论上的科学根据,选择保健品其实不如改善宝宝的饮食结构。

误区五:母乳时间越长越好

    越来越多的妈妈虽然做到了母乳喂养,但有些人却陷入另一个误区:认为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越好。

儿科专家指出,当母乳喂养4-6个月的时候,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婴幼儿在6个月后就开始添加辅食很重要。添加换乳期食品不仅可以补充宝宝营养,还能让宝宝学会吞咽、咀嚼,锻炼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如果宝宝甚至一岁还没有添加任何食品,是不正确的

误区辅食过于精细

宝宝加入辅食后,爸妈都会担心宝宝噎着、呛着。于是总是会把辅食做的过于精细。时间一长,导致对宝宝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牙齿发育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宝宝的辅食应随着月龄的增加由细变粗、由软变硬,从泥糊状过渡到带有颗粒状、小块状,逐渐增加食物的稠度和粗糙度。

这种过渡宝宝开始学会咀嚼食物,以刺激牙龈、促进牙齿的萌出。否则一直吃烂糊糊的宝宝,牙龈缺乏刺激,不但会造成牙齿的发育迟缓,还容易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等情况。其次,过于精细的食物已经失去了维生素,植物纤维,微量元素,长期吃会出现便秘,不利于宝宝的肠胃发育。



地址: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大港路1599号

联系电话:0572-3921123 18957262733

传真:0572-2936050

邮政编码:313008

服务号

订阅号

COPYRIGHT© 2023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湖州市吴兴区妇幼保健院(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保健集团吴兴院区)版权所有 返回旧版

技术支持: 湖州网页设计

浙ICP备120002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502020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