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生完宝宝的妈妈,不敢做运动,不敢大声笑,即使这样小心翼翼也还是会无法控制突然漏尿的尴尬。
稍没注意,咳嗽几声或者打个喷嚏,就会有尿液不由自主流出,其实这些可能都是盆底肌惹的祸!
妊娠和分娩都会使盆底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直接影响妈妈们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甚至心理情绪等,但大部分人还是对它不够重视,仍然在“得过且过”。
当盆底肌出现问题且无法自行修复时,一定要寻求专业科学的治疗方法,因为拖得越久,就会变得越严重。
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就是盆底的肌肉,承托着子宫、膀胱、直肠、尿道的脏器的一个“吊网”,并且使这些器官在相应的位置上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
盆底肌损伤将会出现哪些问题
◆难以启齿的尴尬——尿失禁
对于很多产后妈妈来说,尿频尿急的情况时常发生,排尿过于频繁,不是在寻找卫生间就是在往返于卫生间的路上。突然想要排尿的欲望更是让人头疼,因为往往会很难延迟,难以忍住。
有的宝妈表示自己因生产过程有些困难,所以打喷嚏、跳跃、原地跑步等动作都会造成尿失禁,后来通过手术改善了症状,并且告诉广大妈妈们,有困难一定要寻求帮助,不能默默忍受。
◆性生活不和谐,影响夫妻感情
不少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会向医生咨询关于性生活方面的问题。据了解,有超过半数的产妇都会出现阴道松弛,夫妻生活不满意的情况。
◆器官脱垂,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孕育期间,由于子宫经受了长时间的负重,会变得向下位移。生产期间盆底肌受到损伤,如果变得松弛,严重者就会造成子宫的脱垂。
盆底功能障碍该如何康复
轻度、中度盆底功能障碍可以做盆底肌肉训练,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保证动作正确到位,才能达到训练的效果。不用手术可以选择盆底康复治疗、私密维养,可解决这些难言之隐。
程度较为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可以选择手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还是要经过医生的专业评估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盆底肌需要康复的群体有哪些
○产后妇女常规盆底训练;
○各种类型尿失禁;
○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交痛、性生活不满意;
○慢性盆腔痛;
○子宫轻中度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
产后42天恶露完全干净至产后6个月,是盆底肌康复的黄金时期,产后6个月至一年内则是盆底肌康复的理想期,当然越早进行康复治疗效果越好,也可以尽早恢复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