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前身体会发出8个求救信号,一定要学会早识别
发布时间: 2025-04-28    阅读次数:6793

     猝死前身体会发出8个求救信号,一定要学会早识别,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1.胸痛

这种疼痛可能在心前区、左肩胛骨游走,在深呼吸时加重。

2.心慌、心悸

心跳加快或不规则,频繁出现并加重,可能引发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

3.呼吸困难

急性发作时患者感到气短、喘不上气,甚至伴随胸闷,提示心脏供血不足。

4.晕厥

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

5.乏力、疲劳

长期感到疲惫无力,无法通过休息缓解,可能是心脏功能受损的表现,特别是不明原因疲劳>6个月,并伴记忆力下降,要尽快看医生。

6.头晕、黑矇

眼前发黑或头晕目眩,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可伴有短暂晕厥,意识丧失。

7.出汗异常

大量出汗可能是心脏疾病的信号。

8.肢体麻木或疼痛

如肩胛骨疼痛、上腹部疼痛等,提示可能为心肌缺血。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学会自救或协助急救,《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的一篇分析了5516例猝死的研究发现,猝死的诱因主要为情绪激动(26%)、劳累(25%),其次为血容量改变、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

因此,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

1.定期体检:

  每年至少1次重点项目检查:心血管筛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三高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颈动脉彩超(评估血管斑块)

*高危人群(如长期熬夜/有家族病史者)需增加检查频率

2.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低盐低脂低糖(每日盐5g),多吃蔬菜/全谷物/鱼类;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晚餐过饱易诱发心梗)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晨练(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另外要忌疲劳运动(熬夜后不剧烈运动)

睡眠保证7~8小时睡眠(长期<6小时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

3.控制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酒精每日25g

管理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严格遵医嘱用药)

减重(BMI24者需控制体重)

下一篇:  没有了



地址: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大港路1599号

联系电话:0572-3921123 18957262733

传真:0572-2936050

邮政编码:313008

服务号

订阅号

COPYRIGHT© 2023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湖州市吴兴区妇幼保健院(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保健集团吴兴院区)版权所有 返回旧版

技术支持: 湖州网页设计

浙ICP备120002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502020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