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引起惊厥。
大多数患儿家长不同程度缺乏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惊厥前的症状、惊厥的诱因和预防办法、惊厥所致的危险因素、发作时和发作后该采取的措施等等。家长及较大患儿大多感到恐惧、无助、担心预后。惊厥是小儿发高热的继发症,由于小儿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所以在发生高热时容易引发惊厥。只要处理及时、方法得当,大多孩子预后良好,到了6岁以后高热惊厥也就很少发生了。
一.饮食健康教育
高热可使消化功能减弱,致使患儿食欲不振,可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小宝宝要及时喂母乳,较大儿童可给予牛奶、蒸蛋、藕粉等。根据季节变化,夏季时给予西瓜汁、番茄汁,冬季可饮鲜橘汁、苹果泥等。还应多给患儿补充水分,以利体内毒素排泄,降低体温。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的危险。
二.休息的健康教育
惊厥后患儿多进入睡眠状态,应让其去枕平卧,头偏向侧,这样的体位,舌根不会阻塞呼吸道,呕吐也不会引起窒息。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病儿直接吹风,还要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三.预防复发的健康教育
(1)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小儿高热的主要因素,故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增强小儿抵抗力,避免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避免出现高热。有过高热惊厥史的或其父母幼年时曾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家里应常备美林、泰诺林等退热药。在患病初期,家长应反复多次测量体温,对发热者应适当减少被服,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度稍高于体温的温水擦洗小儿的颈部、背部、手心、腋下、腹股沟等。一旦发热至38.5℃或出现畏寒、寒战,应立即口服退热药,以防体温骤升而引起抽搐。
(2)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发作先兆,如惊跳、抖动、发呆或烦躁不安,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刻到医院就诊。
四.发作时的紧急处理
抽搐发作时大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口吐白沫,面部和四肢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甚至大小便失禁。当患儿在家中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不要惊慌,应让患者平卧,头侧向一边,并马上掐患儿的人中穴,解开衣领,用软布包裹筷子放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咬伤。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一般数秒钟至数分钟后即能停止,然后迅速送至附近医院儿科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