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读了张中南教授的《唤醒医疗》,它深深的感动了我。读了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理念—人本位医疗,它从根本上改善疗效、安全、效益和医患关系。张教授对我国的医疗改革、医院管理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大量的实践,形成了能在我国现行环境操作的方法和理论。在这本书中,人本位医疗体现了五个内容:依靠证据实施的诊断、强调有效和身心伤害最小化的治疗、确保医疗安全的整体护理、疗效和安全最大化的康复、以病人的感受为主导的服务。张教授阐述了病人的需求,即快点治好病、千万别出事、少花冤枉钱、把我当人看,剖析了人本位医疗和利本位、病本位医疗的差别,从而呼唤在现代化的医疗中实行人本位,才能满足民众的医疗需求。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理人员,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何开展以患者的感受为主导的医疗服务。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张教授问一名手术室护士长关于病人在手术室麻醉后一丝不挂躺着等医生消毒有什么看法、、、、、、。读完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到无比羞愧。原来,我们平时并没有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所以理所当然认为裸露是必要的。我们一贯的“以病为本”的理念在作祟,忽视了病人的人格和自尊,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必须保护病人的隐私,尊重病人。书中提出我们的服务应调整为:以患者的感受为主导,并贯穿到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过程中。因此在以后的手术室工作中,我们要转变理念,实行人本位护理,一切以患者的感受为主导,推行手术病人温馨服务。我们可以针对我们医院的状况,制定一个手术病人温馨服务标准,自制和设计简单明了的表单,内容如: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立刻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打针、做治疗前做好耐心的解释,安抚病人疑虑、紧张和恐惧的情绪;操作时动作轻柔,与病人交流,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打麻醉时注意保暖;打好麻醉后,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身体裸露,立即给患者盖好被子;冲洗腹腔使用温生理盐水;术中评估病人疼痛;术中播放轻音乐缓解疼痛;手术结束后为病人穿好并整理衣裤,防止身体裸露,有血迹、污迹一定要擦干净才能回病房;由手术室工作人员护送病人回病房等等。每个手术室护士可以对照温馨服务标准和内容,自己打钩,评价是否已做到位。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许多对护理的批评。张教授盘点了我国现行护理的短板—专业化程度低:无生活护理,较少进行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维持在“动嘴皮”层面,宣讲空洞,早期观察和康复训练少。张教授认为护理本应着眼于整体,除了治疗处置,还应包括生活护理、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如何推进整体护理,张教授将操作流程分为五步:了解→记录→评估→设计→实施。根据我们手术室情况,我们将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认真进行术前、术后访视和术中配合。术前查阅病历,了解病情、拟手术方式和麻醉方法,评估病人的身体心理状况,完成术前宣教,正确充分准备手术用物和器械;术中密切配合手术的开展,提供温馨服务;术后及时回访,做好教育指导,调查满意度。
虽然手术中有麻醉师监护病人,但手术室护士不能放松警惕,我们将在术中全程、密切地观察病人,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异常,消除隐患,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正如张教授所说的护理职责之一就是早期观察和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我们还要加强手术安全管理。如在手术室护理中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包括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备皮及所带物品(包括药品、病历、X光片等 )等,并核对腕带;认真在术前、术中、术后共同清点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书中还有大量案例和细节,直观、系统地介绍了人本位医疗和现代化医院的管理,深入浅出,使人非常感兴趣,情不自禁地细细品读,静心思考。
《唤醒医疗》这本书带给我太多的震撼,值得我去反复学习,深刻领悟人本位医疗的意义和内涵,指导我们护理人员在人本位医疗中应该怎么去做,具体做什么。我将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改进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手术室 徐晓燕
2011-8-8